当前位置:首页 >查克貝裏 >安卓係統能被替代嗎?細看國產操作係統的發展和前景

安卓係統能被替代嗎?細看國產操作係統的發展和前景

2025-11-02 17:00:40 [地方] 来源:少安無躁網
  百度百科對操作係統的解釋為,它是管理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計算機程序,所有軟件都需要基於這個操作係統進行程序開發和運行,簡稱OS。理論上,操作係統的類型分為批處理操作係統、分時操作係統、實時操作係統、個人操作係統、網絡操作係統、分布式操作係統以及嵌入式操作係統六種。簡單來說,根據生活的常規使用來看,我們以PC端操作係統和移動端操作係統為例,簡述國產操作係統的發展和前景。

  PC端

  1999年8月,國內首款操作係統紅旗Linux由中科院發布,之後中科紅旗成立,目標是挑戰微軟,研發中國人自己的操作係統。

  2001年國防科技大學聯合聯想、中軟、浪潮等科技企業推出麒麟OS。

  2004年武漢深之度研發Deepin開源操作係統。

  即便這樣,1985年問世的Windows係統依舊占據國內市場大部分份額。

  移動端

  2007年,移動互聯網的到來,國內引進了蘋果iOS和安卓係統。不久後,中移動於2009年發布首個國產手機操作係統MOS(全稱為Open Mobile System),首款使用該係統的是聯想oPhone手機。

  2011年聯通發布了聯通沃Phone係統後,阿裏和魅族聯合推出雲OS,占據了7%的市場份額。

  但是在生態係統的限製下,國內廠商依舊選擇了安卓係統。不論是小米的MIUI,亦或是華為的EMUI,都是基於安卓係統開發而成。根據權威數據顯示,2019年Q1主流的安卓手機品牌市場占有率方麵,華為以23.92%的份額占據第一。

安卓係統能被替代嗎?細看國產操作係統的發展和前景

  不論從PC端還是移動端操作係統來看,國產的操作係統在此前一直處於散落狀態,未能形成完整生態鏈。產商偏向於安卓係統的緣由,一方麵在於它能兼容足夠豐富的APP。如果軟件開發商並不傾向於去開發一個兼容新係統的APP,導致這個係統能夠適應的應用非常少,那麽用戶便不會選擇使用這個新係統。最後形成,新係統APP種類少-用戶少-軟件開發少-新係統APP少這樣一個死循環。

  另一方麵,也是根深蒂固於國人的生活裏——使用習慣,如果在差不多體驗的情況下,為什麽要選擇一個新的操作係統呢?

  未來國產操作係統的前進之路,不僅需要各類產商的良性競爭發展,還需要國家扶持。2017年,阿裏OS Things開源麵向物聯網,此後騰訊、阿裏、中興等科技企業相繼成立創新實驗室,中國未來的操作係統發展之路,雖有艱辛,但曙光依舊。

(责任编辑:日喀則地區)

推荐文章
热点阅读